嘉庚学院厦门大学考研(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考研厦门大学)

嘉庚学院厦门大学考研,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考研厦门大学

  1983年,厦门大学复办新闻学教育,成立了首个以“传播”冠名的新闻传播系,还进入了国内首批开设国际新闻教育的高校行列

  厦门大学开设了完整的方法课程,这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亮眼的一笔。方法训练不仅锻炼思维,且强化了学科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

  文 | 曾铮

  东海之滨,潮起潮涌,凤凰木下,花开花落。今年是厦门大学复办新闻教育的第40个年头,亦是厦门大学开启新闻教育新百年征程的第一年。回首四十年,是沐改革开放春风、秉嘉庚办学精神、蒙学界业界支持,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学科的四十年。

  筚路蓝缕启山林多方筹措复学堂

  1921年4月6日,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抱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和“办世界之大学,为吾国放一异彩”的理想,在闽南家乡创办厦门大学。同年11月,厦门大学评议会决定设立新闻学部。从1921年筹备创设,到1922年开始招生,再到1923年改新闻学部为新闻学科、1924年更名为新闻学系,厦门大学建设新闻学科的举措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由于校内科系调整,新闻学专业最终并入其他科系,其独立办学仅存续五年,但它开启了中国人创办新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

  1979年,厦大校友、原香港《大公报》老报人刘季伯先生向母校厦门大学建议“恢复新闻系,最好设传播系”。1979年至1983年间,厦门大学复办新闻教育事宜受到时任福建省委领导等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徐铸成、余也鲁、胡昌度、萧乾、刘尊棋等前辈的鼎力支持。1983年6月,教育部批准厦门大学成立新闻传播系,设广告学和国际新闻专业。厦门大学复办新闻学教育,成立了首个以“传播”冠名的新闻传播系,还进入了国内首批开设国际新闻教育的高校行列。1983年9月,新闻传播系招收首批研究生3人;1984年秋,新闻传播系开始招收本科生。1992年和1993年传播学和新闻学先后获批硕士点。2006年获批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7年6月新闻传播系升格为新闻传播学院,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的张铭清同志受聘担任首任院长,学院发展开启了新篇章。2008年,学院获批开设传播学本科专业,成立了传播学系。2011年,学院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正式形成涵盖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2014年,福建省委宣传部和厦门大学共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8年4月,时任人民网总编辑的余清楚同志受聘担任学院第二任院长,各项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广告学、新闻学专业于2021年和2022年相继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增设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2022年“纪念厦门大学新闻学部创建100周年大会”等系列活动在厦门成功举办,开启了厦门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百年新征程。

  弦歌不辍固根本砥砺开拓共奋进

  40年来,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于人才培养之根本。从2003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选读》必修课以来,学院现已组建形成了涵盖《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选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新闻史论、新闻业务等课程在内的课程组以及由学界、业界、思政专家组成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通过经典研读、实践教学、学科交叉等教育方式,打通平台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推动了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人民日报社记者、2009级新闻学本科毕业生刘诗瑶表示:“本科阶段对‘马新观’的学习,让我夯实理论素养、筑牢思想根基,对日后进入人民日报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注重研究方法学习和学术素养提升。一方面,学院高度重视新闻史教育,开设了新闻史、传播史方面课程。如国际新闻专业在专业设置之初,就开设了“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等专业课程以及“中国近代史”“中国古典文学”等选修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新闻素养与技能的同时,极大拓展了学生视野和眼界。此外,学院在本科、研究生阶段均开设了“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实验法”“数据分析”“质性研究”等大量研究方法课程,通过系统学习、随堂训练和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学术素养,同时强化学生对Python、R等语言以及数据分析工具的掌握。2016级博士、现留院任教的助理教授宣长春认为,“在当前国内新闻院校中,厦门大学开设了完整的方法课程,这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亮眼的一笔。方法训练不仅锻炼思维,且强化了学科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未来无论是选择工作还是继续深造,方法训练都是重要工具和宝贵财富”。

  培养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新闻人才。依托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地缘优势,学院始终将服务两岸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促进两岸新闻交流、服务国家需要作为重要使命。在厦门大学首轮“双一流”学科群建设中,新闻传播学院与台湾研究院等共建学科群,参与建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如今,厦门大学已培养了276位台港澳学生和129位来自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为两岸以及东南亚国家新闻教育事业以及新闻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首届台生班同学、如今在厦门从事视频创作推广工作的林肇珩表示,“很庆幸在本科阶段就来到了大陆。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习让我有机会接触更多元化的思想和文化。也给我树立了非常正的‘三观’,培养了我的新闻理想。这促使我毕业后选择留在大陆,并仍在新闻行业奋斗。”

  忆往昔岁月峥嵘向未来踵事增华

  忆往昔,先辈们筚路蓝缕创伟业;看今朝,阖院师生砥砺前行谱新章。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立足新起点,开启百年奋进新征程。

  以导向明方向,高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旗帜。福建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是闽西中央苏区所在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扎根祖国东南,深化与福建省委宣传部“部校共建”合作,发挥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教育中心的平台作用,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以融合促发展,吹响加强新文科建设号角。面临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新变局,借助学科深度交叉与融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当代新闻教育转型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厦门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这为新文科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新闻传播学院将加强与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外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等兄弟学院的合作,持续推进厦门大学国际新闻与战略传播数据实验室建设,推动大数据驱动的新闻传播学实证研究发展,推动国际舆论研究、国家形象传播、计算广告学、海丝与华夏传播、风险与危机传播等领域的前沿探索,服务国家战略咨询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以特色入主流,谱写向海图强发展新篇章。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先生在2007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院之际,题字“立足中华,面向海洋”,勉励厦大新传人向海图强。如今,学院形成了围绕“海峡、海丝、海洋”打造特色的发展方向:面向海峡,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通过媒体交流、学科交流、师生交流促进两岸文化融合,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学院已经连续九年成功主办两岸大学生影像作品联展,使之成为了两岸青年学生交流影像创作心得的重要平台。发挥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地理优势,积极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面向海洋,加强与海洋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开展科学传播研究,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故事。(作者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嘉庚学院厦门大学考研(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考研厦门大学)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