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2022.9)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2022.9

原创:陈志国 王 丹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摘 要】加强教材建设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高考语文北京卷以素养立意为指导,以考查课内知识内涵的深入理解、课内学习获得的能力与方法的灵活运用为重点,采用多种方式将教材因素融入试卷,引导教学从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重视对教材的研究和使用,促进课内学习向课外的正迁移。

【关键词】高考改革 统编语文教材 学习迁移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以新高考、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方案、新教材为内容,呈现出考试综合改革和课程改革双线并进的特点,做好教考衔接是促进改革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考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教材作为参照,与考试一直存在着或显性或隐性的关联;然而相较于以往,从“一纲多本”到“国家统编”,教材体现了新时期国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在本次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教材建设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推动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统筹衔接的重要纽带,关系着学科核心素养能否落在实处、改革能否深入。因此,高考重视教材,在试卷中鲜明地融入教材因素,表现出适应新形势的特点,有利于充分发挥高考的作用,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

高考试卷中应如何体现与新要求、新理念相契合的教材因素呢?一方面应基于语文教材的内涵、内容,这主要指的是教材作为课程标准的展开和阐释,它的整体框架和设计思路,所包含的知识与方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路径等;另一方面也要基于高考测试的性质、特点,纸笔测试的互动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差异,基础教育的终结性、综合性考试与课堂教学阶段性、过程性评价的不同等。这些都影响着教材在试卷中的呈现内容与形式。无论是直接考查教材的内容知识,还是隐性考查教材的引申迁移,都要以情境为载体,立足在教材内容的化用、知识及方法的活用、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上,体现教材对学生素养提升的意义。基于这种认识,高考语文北京卷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考查教材中常识性知识、经典古诗文的积累,在准确识记之上突出理解运用

积累教材中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经典古诗文,有益于人文素养的积淀。过去的考试常采用“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有错误的一项”“在横线上写出诗文原句”的形式,主要考查准确识记。识记虽是语文能力的一种,但如果仅限于机械识记,并不能真正促进素养提升。北京卷逐步取消了以单纯记忆为主的试题,进行了新的设计,把命题立意主要定位在文化传承与理解层面,考查则突出情境中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古诗文默写,2018年试题提供校庆典礼上“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的一段文字,2021年试题指出宋初道士陈抟的“名、字、号均出自《庄子·逍遥游》”。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填写相关句子。

经典古诗文语言隽永,是承载民族文化的瑰宝,将其运用于现实交流中有助于提升表达的优雅性和文化性;字号命名是沿袭古代礼仪的姓氏文化,反映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情趣。试题对落实课程标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有积极意义,但这种落实不能仅满足于孤立、简单的识记,北京卷2015年就尝试在文学阅读试题中融入对“岁寒三友”的考查,而上述两题则用现实场景、古人习俗引出诗文默写,力求表明课内常识与背诵是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上可以与阅读和写作有机融合,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适度拓展挖掘现代社会中的古代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背诵的意义、积累的价值,不仅是为考试而学,更是为传承和提升而学。

二、以教材课文为命题素材,在深度多元的解读中关注思辨与探究能力

课文具有典范性、典型性的特点,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内容主题、手法特色等都有一定的把握。考试不排除直接把课文作为命题素材的可能,如北京中考、会考就曾以课内文言文为主;但如若在高考中使用,就不宜简单考查表层的、基础性的理解分析,应从思维过程角度侧重于深层理解和探究能力的综合考查。

2015年北京卷在文言文考查中使用了教材《论语·侍坐》篇。试题指出篇末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标点”“不同的标点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要求“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有人认为第二种解读优于第一种,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论语·侍坐》是学生课内学习的重点篇目。贯通文意、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知识是作答的基础,但学生更要深入地理解标点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标点代表了对人物性格、主旨思想以及文风文脉的不同认识。题目在阅读中考查知识运用,考查通过比较、判断、分析、归纳等探究问题得出结论的逻辑思维过程,并不唯一的答案,体现了对作品深入思考、多元阅读的鼓励。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内篇目与课外篇目同样能达到对思辨与探究等能力的综合考查。不过,课内篇目学生相对比较熟悉,设置题目要追求新颖灵活,但又不能过于偏深晦涩,超出高中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那会带来负面影响。

三、教材与课外多层次多角度相结合,在素养提升的意义上强调学习的正迁移

迁移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具有多种类型,正负迁移就是其中之一。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阻碍作用则为负迁移。一般来说,学习的正迁移与学习材料的选择、学习情境的设计、知识结构化和方法自动化相关。就语文高考而言,正迁移类似“温故知新”,试卷中的课内外相结合,形式上可以从教材的具体篇目、教材的设计思路等角度入手,目的定位于考查课内学习所得的知识、能力、方法、路径等对课外阅读、写作等语文实践的积极效果和提升意义,为教学实现正迁移提供思路。

1.结合教材具体篇目,从语文基础层面强调对核心知识和能力的重视

夯实基础是实现正迁移的支点。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单元导语第三部分一般涉及从本单元教材中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体现语文工具性目标,是单元学习的重要内容。课内外篇目相结合的考查,从基础层面体现课内对课外的意义。例如:

【2014年北京卷】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谈谈你从两篇《记》所抒发的为官情怀中获得的感悟。

【2021年北京卷】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与陶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B.作者效仿陶渊明,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

C.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

D.本诗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正如作者评陶诗所言“质而实绮”。

选材上,课外选文与课文在作者、内容、手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相关或相似性。《偃虹堤记》《岳阳楼记》的作者都是应滕子京之邀,文章时间、主题较接近;《和陶归园田居》是苏轼追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五言诗,在押韵、对仗等方面都与陶诗相呼应。考查上,从课文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出发,以具体情境中的同质或异质比较为主。第一题从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对主旨多角度的深入理解;第二题从学科认知情境,通过比较考查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的理解与赏析能力。

这种考查表明课文涉及的学科核心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重要性,它们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可迁移性,在群文或单篇精读中应以知识和能力为重点,在辨析对比中提升认识、把握本质是夯实基础的有效手段。

2.呼应化用教材内在思路和理念,从学习任务层面强调对方法和路径的重视

灵活运用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是实现正迁移的关键。“新教材”用“单元学习任务”取代过去的课后练习,意在突出以任务整合、建构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的思想。高考可呼应化用这种思想和思路,设计以完成任务为主导、以运用学习方法为内核的题目。可以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化用教材设问思路,体现对文章阅读方法的呼应。前面谈到核心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性,而单元学习任务则把知识、能力、方法进一步整合。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诗歌阅读为例。知识短文《学写诗歌》“思想感情与具体形象相融合,就形成意象。通过意象抒发自己的诗情和意趣,诗歌就会产生特有的艺术感染力”,短文解释“意象”概念,意象与诗情、意趣等的关系则属于方法层面。单元学习任务更明确指出探讨“意象”的“意蕴”是欣赏诗歌的方法。例如:

【2020年北京卷】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

【2022年北京卷】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

与2020年相比,2022年试题点明“咏物诗”“意象”概念,以概述意象作用导入,接着用两个小问题考查意象的辨析及内涵分析,对意象的意蕴可以有合理的多元理解。这种设计呼应新教材的设问思路,重知识的本质特征,提供完成任务的方法和策略,表现出对习得的核心知识与掌握方法之间内在联系的重视。

第二,关注整本书单元设置,体现对整本书阅读路径的呼应。“新教材”在《红楼梦》单元中提出要“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抓住情节主线”“关注人物形象塑造”“体会红楼梦主题”等,其设计突出“整”的思想,包含通读的内容,更指向通读的路径。

北京卷力求体现教材的思路。例如2022年试题就援引《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开头的一段话,让学生阐释这段话中提到的书名与作品内容的关联。书名凝缩了小说情节主线、思想主旨、价值取向、关键人物以及悲剧意蕴等关键信息,教材中的很多文字都可作为答案参考。如“《红楼梦》是‘无材补天’的顽石在人世间的‘传记’”,“目睹了‘金陵十二钗’等女子的不幸人生,体验了封建大家族盛极而衰的巨变”,等等。但试题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搬运,围绕书名命题突出了整本书的思想、情感与价值,呼应整本书阅读“整”的阅读途径和学习思想,帮助学生构建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试题有一定选择性,答案有合理的开放度,鼓励合理的个性化理解。

第三,化用单元读写任务,体现对单元学习和素养目标的呼应。“新教材”每个单元都包含写作任务。这些写作都与单元的人文主题或课文特点有关,有鉴赏类的文学评论、实用类的推荐书,也有抒情散文、小小说等的创作。

2022年北京卷要求考生“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学习今说”其雏形来源于“新教材”必修(上册)“学习之道”单元学习任务,教材要求学生学习《劝学》《师说》后写《“劝学”新说》,北京卷则化用这一题目。它与教材相同之处在于体现了从传统的文化观念中挖掘其现实意义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理念;不同点是北京卷更强调当下学习的意义,与生活的联系更深,论述的范围也更为广阔,既考查学生自身经验与时代精神建立联系的逻辑性,又考查对当今社会特征认识的准确度与深刻性。题目体现了教材议论性文本重观点认知、重理性探究反思的思想方法,也显示了高考在核心价值观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导向价值。

“新教材”依据课程标准,把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实践路径整合在一起,形成“富有逻辑联系的结构化的学习任务链”[1],以期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北京卷对教材因素的命题探索,内容上与教材的核心知识、重点篇目、学习任务等密切关联,而考查目标上则侧重于对课内知识内涵的深入理解、通过课内学习获得的能力与方法的灵活运用,情境、基础、综合、开放是这类试题的显著特征。这样的设计,意在引导教学站在素养的高度研究教材,理解促进课内向课外正迁移的关键环节,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若不能正确理解高考关联教材的命题用意,可能带来的弊端就是把教材知识化、概念化,死记硬背或泛化架空教材,用自己的知识分类、答题思路总结等替代学生的自主梳理,以烦琐、碎片化的机械训练替代学生的自主探究,那么课内向课外迁移时,部分学生就会发生知识的混淆,无法进行正确的联想分析,对判断和理解产生干扰,出现望文生义、僵化解读等负迁移的典型表现。为避免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教师从能力和素养形成角度分析试题,系统梳理教材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理念;另一方面也需要命题者关联教材时更为重视情境和任务设置,突出学与用的融合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本华.基于课程标准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思路[J].中学语文,2019(31).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新高考命题研究”(编号:BHA18014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北京教育考试院 100083)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10期]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2022.9)

京ICP备14027590号